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55节
    玉黛身上佩戴了驱蛇的药草,可防不住这家伙跑得远,离开她的身边,就没有办法了。

    “我说你能消停点儿吗?要是一个不小心被蛇咬了,谁背你下去啊?”玉黛看着她又蹦跶着去摘桑葚,吓得一把揪住。

    可是苏红的好奇心已经爆棚,这后山简直就是一座百果园。

    关键是每一种野果,都是她连见都没见过的,岂能不欢脱?

    玉黛见她这样,实在不敢带她进到里面,只是在山脚下转悠了一下,然后找机会从空间扔出来一两只兔子和野鸡,趁它们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逮住。

    苏红和王宁兴奋的又喊又叫,一人抓俩兔子,一人抓俩野鸡,野果啥的对她们都没了吸引力。

    唯有玉黛后面拎着小篮子,衣襟里面兜满了野桑葚,甚至将衣服都彻底染红了。

    原本玉黛是想她们将这些小家伙抓回去煮着吃了,结果俩人都舍不得,双眼哀求的看着玉黛,看得她感觉自己像是刽子手似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想养没问题,有想过怎么弄回去没?”玉黛指指兔子再指指活蹦乱跳的野鸡,一脸疑惑的看着她们俩。

    苏红不管,“反正我就是要将这只兔子带回n城,养起来,这可是我人生中抓到的第一只兔子,怎么忍心杀掉她们呢?”

    “就是就是,你看野鸡的毛发长得多漂亮啊?”王宁也撅着嘴儿看着玉黛,仿佛她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。

    “行行行,我无所谓,反正到时候别嚷着让我想办法就行。”玉黛将果子全部倒出来,挑出坏掉的部分。

    看着紫红紫红的桑葚,她突然灵机一动。

    “咱们来酿桑葚酒吧,春节的时候就能喝桑葚酒了,多好啊。”

    玉奶奶在旁边听见,“其实不光是桑葚,青梅黄桃都能酿酒,如果有足够的果子其实酿点儿果子酒也是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玉黛一听奶奶就会,喜出望外,“我明天叫上李锐哥,看还能不能叫几个年轻的小伙儿,到时候请他们吃饭或者给报酬都行,咱们自己家里酿酒吧。”

    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汇报工作

    暑假时间虽然有两个月,可玉黛却不可能在家一直玩儿到假期结束才回学校。

    公司里的事情,有刘威和金明俩把控,薛彬如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海产养殖的项目上。

    毕竟,他在里面的股份占比不少。

    玉黛和刘威虽然不说,但是他自己却还是很自觉,很多事情都会主动去做,即便不会也非常虚心的学习。

    主要是玉黛对他的刺激太大,一个大一的学生都能如此紧迫的面对生活压力,积极创业,自己一个二十好几的人再继续游手好闲,自己都嫌弃了。

    王宁这次也是抽空回来的,在家待了三四天,跟父母说要兼职就直接回学校了。

    玉黛和苏红跟着她一起走,甚至玉芸都还没从毕业旅行中回来。

    各种撒娇也来不及等她,玉黛只得答应,在她上大学之前,接她去n城玩几天。

    她本来想报考到姐姐一个城市,可玉黛觉得以她的成绩报考到那边着实有些可惜,一力推荐她报考北京大学。

    她相信妹妹的努力和实力,也相信这段时间用灵泉水的改造后,她的心智会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
    能有更好的发展,为何一定要跟她蜗居在一个城市,更何况她将来也未必会留在这里。

    如果生活轨迹没有太大的变化,林逸凡一定会回g城,那她肯定也是会跟着一起过去。

    不是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么?

    家里有两个女孩子的时候,早上一醒,家里的空气都会鲜活起来。

    当玉奶奶和田翠华听说玉黛在家只能待四天左右,心情一下子就受到影响,每天恨不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全都搬出来给她。

    苏红也跟着吃得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每顿饭结束,她都要摸摸自己滚圆的小肚子。

    “不行,撑了,我要起身溜达溜达,美食都快从我喉咙管溢出来了,太可惜了。”说得大家都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然后,玉黛就被她拉着出去散步。

    每天都是如此,雷打不动。

    关键是她典着肚子的模样,村里很多人还以为她怀孕了,纷纷跟田翠华打听,她听到后也是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不过只是来这里住几天,她干脆只是笑笑。

    只说是远方一个亲戚的孩子,来这里玩几天就要回去,是否怀孕跟他们也没多大的干系。

    在家的这几天,玉黛差不多每天就是窝在家里挑果子,然后一坛子一坛子的酿酒,说是等某个时机再喝。

    至于啥时候才是喝酒的时机,估计只有她心里明白。

    看着她一个一个坛子的用泥巴封上,那小心翼翼的动作,不懂的人还以为是在呵护什么奇珍异宝。

    可再开心的假期,也总会结束,尤其是她们这几个都不得闲的人。

    在外面浪了快一个月的时间,n城都恨不得直接过来逮人了。

    回去,大家都很不舍。

    可这段时间跟苏红聊天,田翠华也知道女儿虽然只是大一的新生,可事业也做的不小。

    不再是曾经那个依恋自己的黄毛丫头了。

    每当看着她和苏红一本正经的聊工作的时候,总有一种不真实感。

    明明都是去读大学,村里的小孩儿回来无非是变得时尚些,懒了些,说话成熟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