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节
    哪怕刘遂歌的心头,有再多的想法呢。

    对于旁系的落井下石?若问遂歌大姑娘恨不恨,肯定恨了。

    可再是如何?

    在刘遂歌的眼中,刘氏一族总是一条血脉连着。这时代里,士族又讲究着,家族荣耀啊。

    偏偏刘遂歌的眼中,她在意着的刘氏一族的名誉与荣耀。

    “放心。娘已经舍了身家,来保了性命。”

    刘王氏这时候安慰了女儿,她说道:“要不了多久,会有机会的。城中那些存活下来的士族,哪会没有二心?真是一心一意想投了北面蛮人的,倒底是少数不知廉耻的败类之徒。”

    刘王氏为何有信心,能逃出了洛都城。

    这得从洛都城的陷落说起来。

    洛都城这等坚城的陷落,非是大魏国族的部族军有多利害。而是有一些内应啊。

    许是因为洛都城来得太容易,当然,更有洛都城太繁华的原因。大魏国族这一回在洛都城中,只有乐意投降的士族,倒是宽待了一回。

    至于不乐意的?

    抄家灭族,没商量。

    刘遂歌口中想救的人,就是刘氏的旁系中的一些同年龄的族中的姐妹。

    刘氏的旁系因为想夺权、夺家产。当初勾结了大晋朝廷的洛都城谋些官员。当然,也实在是刘氏一族的嫡支没一个男丁了。

    至少,官府这样讲的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家族的家产肯定不能外流。

    主支没男丁,旁系有啊。于是,一场主支旁系的战场,刘王氏母女没有大义与名份的支持,那叫败得一个惨。

    后来……

    大魏朝的国族部军来的太快。这内应也给力,洛都城陷落了。刘氏的旁系的当家那一位在衙门里,据说被杀了。

    当然,一起被杀的,还有衙门中的大晋朝廷官员。

    于是……

    旁系因这等关系,算是倒了血霉。

    倒是刘王氏母女早早被赶出了刘府的祖宅,还落得一个暂时安稳?

    “娘……”

    刘遂歌想说些什么,可张了张嘴,最后,又止了想说的话语。

    “莫怕,一切有娘在,咱们到了南边就是平安了。”刘王氏的眼中,自然是南面更安稳。倒底王氏一族的嫡支在,她哪怕是一个出嫁女呢。

    南边总有一些关系在呢。

    哪怕求人,刘王氏也会为女儿求得一些门路。

    唯一让刘王氏担忧的,是儿子三郎,三郎在哪儿?

    兴宁元年。

    冬。

    建业城。

    大晋朝廷的政治场上,还在波澜不断。

    因为淮南路的丢失,桓大将军可是上了一本,狠狠的参了许多摄政王一系的官员。当然这事情嘛,摄政王肯定有些锅,得背一背的。

    奈何……

    天下是司马家的。

    桓大将军自己亦然是有私心的。这不,朝廷之上,就是一笔烂账。

    时间似水。

    冬后。

    兴宁元年过去了,迎来了兴宁二年。

    春,三月初一日。

    荣娘十二岁的生辰日,这一天,倪锦跟她一起过了一回生辰日。

    生辰,于荣娘这等家庭而言,吃了一碗长寿面,就是最大的祝福。当然,那一碗长寿面上,更有一个漂亮的金黄色的荷包蛋。

    “真香。”

    没过生辰的刘之烨在旁边吸溜儿小鼻子。

    这会儿,刘之烨特盼望了,快些到了三月初三日吧。那天,是他的生辰日,他也能快快乐乐的吃了长寿面。

    这一幕,让赵春花瞧见了,赵春花都是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兴宁二年,三月初三日。

    刘之烨七周岁的生辰。这个年纪,于农家而言,就是半大小子了。

    在荣娘的家中,刘之烨也是一个干活小能手。可以说,打从落魄到建业城后,刘之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曾经刘府时,那个三少爷的刘之烨已经过为记忆。

    如今的刘之烨是一个勤劳的好小伙。当然,也是一个嘴馋的小少年。毕竟,以荣娘的家底,她家吃肉食等荤腥的次数,是少了那么一丢丢。

    这一年,春末时分。

    荣娘在一回卖完豆腐时,远远的路过了一家藏书楼。

    荣娘眼中,有些渴望,尔后,是默然离开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书籍太贵重。

    藏书楼,士族摆出来沽名钓誉罢了。非是读书人,一般的百姓子弟,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。荣娘这般身份的,只能远远望着一眼藏书楼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没荣娘前一世听说过的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。

    荣娘在刘府时,知道的便是起蒙之学,就从读了《孝经》为开始。所以,这个时代治学,非是士族哪有机会?

    知识是被垄断的。寒门这等的乡绅子弟尚且难,何乎百姓?

    百姓难有出路的。

    第26章

    兴宁二年。

    秋。

    桓大将军遇刺身亡,朝野振荡。

    这些大人物的事情,与荣娘无关的。

    一回夕阳西下之时。荣娘挑着空空的担子,从建业城的外城北区准备归家。今日,她卖豆腐挣了一些小钱。心头正开心。

    “哒哒……”马车声起。

    荣娘顺头扭了一眼。尔后,她是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在荣娘离开之时,马车厢内,一位容貌绝美的少女掀开了竹帘子的一角。她望着荣娘的背影,莫名有些轻微的熟悉感。

    “进城了,这街道人来人往的,搁下帘子吧。”车厢内,三夫人刘王氏的声音传来。少女刘遂歌听了母亲的话,放下了竹帘子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车厢内,一时间静默了下来。

    兴宁二年,匆匆而过。

    兴宁三年,春天来到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春三月,荣娘满了十三周岁。这一年,三月初三日,刘之烨满了八周岁。

    十三岁的少女,如花的季节。

    荣娘在这等时候,也是容貌初初长成,有些少女的秀色。

    若在百姓中间,荣娘好好打扮一翻,也是一位清丽小佳人。当然,若跟真正的容貌出众的刘遂歌大姑娘一比的话,那就是土得掉渣。

    这叫没个可比性。

    不过,荣娘觉得她长得普通一些,也是好事儿。

    在百姓人家,容貌平凡算得一种福气。有时候,美丽不是罪过,可没有保护美丽的能耐,那就是大大的罪过了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秋。

    荣娘家的收获更多了。

    因为,非是荣娘一人挑了担子卖豆腐,就是倪锦也是学着荣娘一样的做起了豆腐小买卖。嗯,这算是两人都挑着豆腐四处的贩卖,建业城的外城四区,那般的大呢。两人分开着,这生意做得是红红火火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

    荣娘就是发现,倪锦长高了,比她都是高了。

    这事儿,让倪锦非常的高兴。

    重阳节。

    这一日,午后,荣娘和倪锦都回家用的午饭。

    因为,这一天他俩就是卖了上午的豆腐,下午歇息。

    一年忙到头,遇上节庆时,也是缓缓气儿。

    “赠给你。”

    荣娘从司中摸出一本书来。

    这是荣娘攒了许久的银子,好不容易跟藏书楼的守门老头求了许多回情呢。这才是得了守门老头的帮忙,求到了一位学子那儿,托了人情才是求得学子帮忙抄来的一卷书册。

    当然,是名面上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