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1节
    冯俏琢磨了一会儿,“给我试试?”章年卿笑了,“你是开锁匠吗。”冯俏瞥他一眼,“你等着,赶明儿我回趟晖圣阁拿点东西,回来开给你看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想起冯家藏书的那些精妙小匣子,大笑道:“何必要等明天,不如现在就去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?”冯俏望了望天色,“这么晚了,爹娘恐怕都睡了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递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,夫妻二人轻装从简,丫鬟小厮都没带,徒步回到冯家。冯府大门紧锁,侧边小门也栅了。

    冯俏摆弄着裙摆,试图抖下来粘在上面的泥土,沮丧道:“我就说进不去吧。”她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,孔丹依看见了恐怕会骂死她。

    杏儿胡同空无一人,章年卿踱步看了一圈,心生怀念起来。他笑道:“急什么。”牵她走到东院处,退了几步,一蹬墙颇为费力的翻上去。撑在墙头喘了几口粗气,“一年不如一年了。”这些年养尊处优,手脚都生疏了。

    章年卿跳进去,为冯俏打开门。冯俏提着裙子,蹑手蹑脚的进去——是章年卿以前在冯俏借居的东小院,朝前几步便是小阁楼。两人不约而同对视一眼,相视一笑,十分甜蜜。

    东小院的篱笆还在,章年卿指着篱笆道:“当年冯先生怕我不规矩,特意扎了篱笆和冯家隔开。”话未说完,冯俏道:“那你还不是跑到我闺房去。”章年卿恼道:“你是缠着我……”话未说完,觑见冯俏的神色,立即改口道:“是,我当年太不规矩。”

    小阁楼有齐老头看门,这两年齐老头年纪越发大了,带着十三岁的小孙子一起为冯家守楼阁。每逢晒书沐书的时候,小孙子齐南都会帮爷爷一起晒书。

    冯俏和章年卿没敢靠近小阁楼,悄悄去了晖圣阁。冯承辉入阁后便不教书了,晖圣阁也改成了会客室,几把宽椅,几张小桌,上面的清茶杯盏都是固定摆好的。俨然是常来拜访的几位熟客。

    外面变动那么大,冯俏原以为章年卿的屋子也收拾了。一推门,两人都呆住了。里面家具摆件一如从前,香炉还燃着淡淡梅香。搭在箱笼的衣裳隔一段时就会洗一次,晒干后,又原样摆回去。

    冯俏眼圈有些红,拿起长袍对着章年卿比划,袍子几乎短了一大截,衣摆勉勉强强比到他小腿弯儿上,“你原来长了这么高。”冯俏吃惊道。

    章年卿也有些惊讶,这些年他一直在长,倒也没多大感觉。这么一比,他个子窜的确实有点快。接过衣服,抖开在冯俏身上比划一下,笑道:“你也长了不少吗。”章年卿十六七岁的衣服,勉勉强强比到冯俏脚踝。

    冯俏道:“我本来就不低,是你太高了,才显得我像个小矮子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喷笑,摸摸她的头,煞有其事道:“小矮子。”冯俏幽怨的看了他一眼,不理他,自己去了博物架上摸了巴掌大个小瓶子。拔开红布塞,倒出许多奇奇怪怪的小工具。章年卿刚伸手,还没碰到什么。

    冯俏一巴掌打开他的手,“嘶,你别动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奇道:“你什么时候在我房间放了这么个东西。”

    冯俏没好气道:“一直都在这放着。后来你搬进来了,我每天都在苦恼怎么光明正大的进入你房间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低讶一声,诧异道:“原来你那时三天两头往我这跑,真不是想我了。”冯俏两酡红晕,支支吾吾道:“……也不全是为了找东西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唇角一弯,无声笑意。慵懒眸子里,笑意融融。夫妻二人走到门口时,冯俏停下问:“我们这么出去,谁来关门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门外等我。”章年卿想了想,道:“我关好门,翻墙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小心点。”

    “谁在哪里。”一声呵斥,齐南高高举着小灯,警惕的拿了根棍子跑过来。他不认识冯俏,却认识章年卿。之前他在宫门外给冯承辉送东西的时候,见过章年卿几次。“姑爷?”他狐疑的看了眼冯俏,看着二人牵着的手,脑子转的飞快,机灵道:“小姐。”

    冯俏扑哧一笑,气息落在章年卿后臂膀上,暖暖痒痒的。章年卿回头看她一眼,上前向齐南解释了几句,问候了下齐老爷子。带着齐南去晖圣阁内写了封信笺,递给他,嘱咐道:“明日交给冯先生。原因我都解释在里面,冯先生一看便知。”

    冯俏不放心道:“爹娘年纪大了,夜里觉少,难睡易醒。晚上就别去吵他了。”

    齐南拍着胸脯道:“我都知道。小姐姑爷。你们就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笑着拍拍他肩膀,没有赏他银子,而是把手上的玉扳指褪下来送他。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孩子,是不能金银物来赞许的。他们要的是尊严,是体面。章年卿深谙其道。

    回府的时候,夜静无人,长街空荡荡的。敲梆子的更声,回荡许久。冯俏久居内宅,走了一段路脚底泛疼,一直不动声色的忍着。章年卿也不知哪里察觉不对劲,忽的蹲下,“上来。”拍拍自己宽阔的肩膀。

    冯俏拉他起来,嗔怪道:“这像什么话。你现在什么身份,也不怕别人看见笑话。”章年卿愧疚道:“冲动了,连顶轿子也没叫。乖,上来。你看这四下哪有人,我们悄悄的,没人知道。”

    冯俏踌躇半晌,忐忑又甜蜜的爬在他背上。章年卿手脚很有劲,冯俏猜是这些日子抱阿丘阿稚攒出来的力气。她环着他脖子,亲昵的趴在他颈侧,“天德哥,你真好。”

    “恩?”章年卿吓了一大跳,“好端端的,怎么突然说这些。”

    冯俏紧了紧他脖子,在他肩头的布料上蹭了蹭,“……就是觉得你好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大笑,“傻姑娘。”

    雕花木盒的小锁并不复杂,冯俏研究了一会,便拿着从冯家顺出来的工具捣鼓起来。她得意道:“齐老头可坏了。他只听爹的话,小时候爹有很多藏书,愣是不给我看。齐老头拿着鸡毛当令箭,不给我钥匙,都是我自己弄开的。”

    轻微‘咔嚓’一声,开了。冯俏没有打开,顺势递给章年卿,道:“喏。这个简单,不防人。随意锁一锁,不见得像是有什么秘密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稀奇的拿过她的小瓷瓶看了看,“你从哪弄来的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穆行哥给的。”冯俏黯然片刻,勉强一笑:“大皇子喜欢奇.淫.巧.技,经常会和工造房捣鼓一些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大皇子特意给你打的?”章年卿漫不经心的拨了拨那些精细的小玩意。

    冯俏努力想了想,“应该是吧。穆行哥也没说,不过大皇子人挺好的。小时候在宫里见过一两次,他见我年纪小,总是免我的礼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嗤笑一声,不以为然:“你幼时是皇后宫的客人,大皇子当然待你客气。”

    冯俏微嗔道:“好啦。快打开看看。眼看天晓了,你还上不上朝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这才放下瓷瓶。雕花木盒里零零碎碎放着一些折子和信件,章年卿诧异不已,二宗在处理政事上竟然互相坦诚的,涉及百姓社稷的大事,两位阁老从不含糊。

    章年卿不由揣测起来,二宗以前在内阁究竟是怎么相处的。他一直以为二宗不合,敌对,老死不相往来。却忽然发现,二宗其实在很多事上都有商有量。

    这个匣子,更像个中间人。大约二宗是不合的,也没人敢去当这个中间人。二宗意见分歧的时候,便各自写了信笺在里面。偶有批注反驳,都是沁浸心血之语。

    章年卿甚至还看见了他当年倡议科举新策的只言片语。二宗态度很认真,两位老人都是秉烛熬夜,对着豆大的灯火,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见解。

    冯俏在一旁看了许久,不禁道:“二宗究竟是什么关系。”政敌、仇人,还是……同僚、知己、亦或师生?

    章年卿唏嘘道:“谁知道呢。”

    以前章年卿总觉得,他是在二宗的夹缝间生存。殊不知,二宗在上面各有各的联系。纵然刘宗光最终对他还是不喜,还是盼着刘俞仁能压章年卿一头。内心对章年卿还是赞赏的。

    翻着翻着,章年卿看见一道熟悉的笔迹,折子上书:河南巡抚陶金海觐。展开,里面白纸黑字,字字句句都和韩江有关。奏折上毫无朱红批痕,像是从来没有被递上去过一样。章年卿手指僵硬。

    三年前,外公求赦韩江的折子,竟然被压下来了。

    第176章

    晚上就寝,章年卿有些辗转难眠。冯俏也没有睡意,看着他黑笼笼的背影,抱着他的腰问:“不睡吗?”

    章年卿下意识道:“今天我没有心情。”冯俏气笑了,又嗔又怪:“想什么呢。”章年卿低低一笑,摩挲着她的手背道:“我在想外公的折子是谭宗贤扣下的,还是刘宗光扣下的。”

    谭宗贤是开泰帝的人,行事处处为开泰帝着想。开泰帝不喜陶金海,谭宗贤怕激化矛盾,故而扣留不发,也能想的通。若是刘宗光扣下的,那就有意思了。

    冯俏想明白关键,问章年卿:“如果是刘宗光,他为什么要扣下外公的折子。按他的性子来说,看着陶家章家倒霉,才是他更高兴见到的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……”章年卿翻身,将冯俏搂在怀里,郁卒不已。

    冯俏替他着揉胸口,微微不高兴道:“你这什么毛病,一钻牛角尖就和自己生闷气。”章年卿笑着认错。

    河南。

    同样难眠的还有陶金海,他坐在书桌前,攥着京城传来的情报。韩江病重,陶金海心口被擂鼓狠狠捶了一下。单手撑着桌子,鬓角微微白发。

    “陶大人!没有朝廷的圣旨和兵部的调令,我们是万万不能调兵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我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命令你去!调令等你回来我给你补上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怪罪下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那你让我怎么办!阿稚和他娘她哥哥被带走时,我忍了下来。如今我孙子被困柳州,我能救他却不救!”

    “属下,领命。”

    争吵一幕幕浮现在眼前,陶金海闭着眼睛,泪水滚滚。青鸾不在河南,众人眼看着陶金海双眼赤红,也没人敢上前去劝。

    陶金海记得,京里来人押解韩江进京时,韩江第一次没穿青色锦绣服,他提着一壶酒来给陶金海敬酒,笑容腼腆,“以后就见不到陶大人啦。”韩江给自己倒杯酒壮胆,脱下那身官服的他,浓眉大眼,五官硬朗,是个出色的男人,品行厚诚。

    自饮一杯后,韩江有给陶金海倒酒,举杯笑道:“士为知己者死。韩江此生能得陶大人赏识,是韩江的福分。”顿了顿,“要走了,韩江别无所求,只有一事望陶大人答应。”

    陶金海沉声道: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别动兵,让我走。”韩江撩袍跪下,郑重道:“陶大人,韩江不值得。三少奶奶在河南时都不愿意拖累你。韩江不会连个弱女子都不如。”

    “韩江!”

    韩江不为所动,笑容好看。他平静道:“现在时机不好。要反陶大人也该早点反,现在开泰帝江山已稳,您凭一己之力,怎么和大魏为敌。”竟有点埋怨的意思。

    陶金海有些哭笑不得,笑骂他:“照你说,我是有眼无珠了。”

    韩江竟然点点头,神色认真:“陶大人若要反,当年齐王继位时,四小姐失踪时,都是反的好时机。错过了,之后就不该想着反。”

    良久,陶金海认同的点点头,“你说的很对。”第二天,眼看着韩江被带走。

    说到底,陶金海没那个野心。他只想管好河南这一亩三分地,江山大了,他也没那么多精力管好。陶金海常道:“河南的百姓能安居乐业,不受朝政动荡之苦,我这个土皇帝就不算白当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今年都三十有二,当年陶金海在河南称霸的时候,陶茹茹还没出嫁呢。这么多年了,人非草木孰能无情。

    孰能……无情,陶金海嚎啕哽咽,哭的像个孩子。泪水从皱纹里蹭蹭滚过,脸上沟壑夹缝里都是咸涩的泪水。

    韩江怎么病重的,他现在怎么样,身子有没有好一些。这三年多,他在大牢里受了多少刑。那个张恪有几分可靠?陶金海统统不知道,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了章年卿……天德到底还是个孩子。

    思及到此,陶金海便埋怨不起来。起身又写了第二封折子,三年前他的信石沉大海,当时内阁是二宗当权。如今他的外孙和亲家都在内阁,他不信这封折子递不到皇上眼前!

    折腾了大半夜,章年卿刚眯上眼,便该上朝了。他困的一点力气的没有,昨晚上的精神奕奕一去无踪。冯俏在外间拿着冷帕子洗脸,摁着发痛的太阳穴,吩咐道:“去熬壶浓茶。”下人领命而去,她打起精神,拧了条冷帕子去叫章年卿起床。

    捉起他阔掌在手心里擦,章年卿一个冷激灵,“俏俏?”看了眼冯俏,又躺下了。冯俏又好笑又无奈,拉着他道:“起来洗把脸,喝杯浓茶提提神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哈气连天,不情不愿的起来了。小模样要多可爱有多可爱,像极了阿丘撒娇的样子。冯俏忍了又忍,才没有抱着他的头亲一亲。

    临走前,冯俏特意把匣子给他,整理着他衣领道:“记的放回原位,别引人诟病。毕竟是二宗留下来的东西,你动了,传出去总是不好听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章年卿敷衍道。

    困归困,章年卿还是打起精神,特意没赶天灯,在众人归阁前,将匣子放回原位。以至于小太监寻隙摸进内阁,假意摔跤,探进刺绣桌布内,看见纹丝未动的雕花木盒时,大失所望。

    陶金海的烫手山芋在第三天到的,八百里加急的折子。呈到内阁时,内阁诸人同时陷入沉默,不约而同看向章年卿,各个神色尴尬,欲言又止。冯承辉见状,率先开口道:“……三年前,二宗也曾接过这么一副烫手山芋。”

    章年卿配合道:“哦?那二宗是怎么处置的。”

    晁淑年插嘴道:“ 二宗私下处理的,后来那封折子也不见踪迹,事情便不了了之。”冯承辉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章年卿欲言又止,有心想提雕花木匣,却疑惑不已,冯先生说五大学士都知道这个东西。此时为什么没有人提呢?章年卿心下疑惑,面上不表,道:“也就是说,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摸不清皇上的态度?”

    众人讪讪一会,便有人私下来劝章年卿,让他把这封折子给陶金海退回去。章年卿袖子一拢,冷笑道:“这事我不做。”

    “我做。”刘俞仁笑吟吟的横插一脚,接过折子,温和道:“既然章大人为难,这个恶人我来做。折子,必然是不能让皇上见到的,否则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。既然章大人是孝子,不愿拂了长辈面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刘大人!”章年卿掷地有声,目光阴冷道:“私自扣押地方武官折子,怕不是内阁该做的事吧。皇上喜或不喜,也轮不到你我在这私自商榷。”

    刘俞仁高声问:“这么说,章大人愿意把这封折子递上去了?”他声音一沉,“由章大人亲自递交给皇上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章年卿话失机锋,却不中招,拂袖不语。刘俞仁笑了笑,没有步步紧逼。

    散了朝会,章年卿才私下问冯承辉,“冯先生,你觉得我这封折子该不该递。”

    “哪来该不该呢。”冯承辉出人意料道:“陶大人都求到你我头上,是杀是剐,你还能不做?”冯承辉拦住抬笼的小太监,将绿筐的折子捡出来,扔到红筐。在章年卿惊愕的目光下直起身子,“傻小子。冯先生还能看着你个孩子去冒险。”